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第720章 六部尚书[1/3页]
(大大们注意,这一章又有历史介绍)
李邦华等人致仕后,大明内阁只剩冯英一个阁臣,六部尚书同样出现空缺。
因为程国祥是户部尚书,李邦华兼任督察院左都御史,孟兆祥乃是工部尚书,姜逢元是吏部尚书,他还兼任着礼部尚书之职。
这几位大佬致仕后,确实为一些有能力的官员带来极大的机会,朱慈烺也在仔细考虑几位尚书的人选。
现在兵部尚书卢象升位置无人撼动稳如泰山,孙传庭为人刚真不阿,他很适合做吏部尚书。
礼部尚书的人选,朱慈烺决定用杨廷麟。
户部尚书人选一时有些难选,朱慈烺最终决定暂时让现任户部侍郎左懋庚试试。
李岩入阁后,暂时不担任六部之职,朱慈烺准备让他负责大明教化方面事情。
现在儒学要改变了,穷人读不起书,有钱人读书最终目的乃是服务于家族,他们心中只有小家已无大家。
在各地建学校,让孩子们上学必须提上日程,教课内容基本接近后世,暂定语文数学和历史三门,历史主要学习爱国方面知识……
大明南方重建在即,以后官道,铁路,造船,矿产等等,都需要工部去做,可以说现在工部非常重要,工部尚书人选更重要。
朱慈烺思来虑去半天,始终没有找到他心中合适人选,后来无意间拿起一本奏书,看到奏书上一个人的名字,朱慈烺顿时眼前一亮,心中顿时有了决定。
这个人,正是在土地改革中有突出表现的陈子龙,他目前主要负责培养农业人才,所有农场皆归他管辖。
個人能力出众,又对大明忠心耿耿,这样的年轻才俊朱慈烺现在不用更待何时,他绝对能做一个合格的工部尚书。
陈子龙已经培养出一批接班人,他离开后并不会影响朱慈烺土地改革的后续工作。
陈子龙祖上世代务农,父亲陈所闻,以文学名江南,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,官至刑、工两部郎。
陈子龙六岁入学,勤治经史,力攻章句。
天启三年,十六岁陈子龙科举童子试,名居第二。
崇祯三年中举,因为温体仁极度排斥复社成员,陈子龙三次落榜进士。
信心因此受重大打击,他几乎心灰意冷,回家闭门谢客,专意于学问。
崇祯十年,第三次北上,他与夏允彝同中进士。
此时关外清军压力与关内饥民起义,使得本已衰朽的明皇朝已危在旦夕。
同时促使一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,对王阳明后学的空谈误国产生强烈的不满,大声疾呼“经世致用”,以改变残酷的社会现实。
陈子龙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代表,这一时期,他为古代中国科学与文化的发展做了两件极有意义的事情。
崇祯十一年夏,陈子龙以“君子之学,贵于识时;时之所急,务之恐后”的紧迫感,与徐孚远、宋徵璧一起,辑成《皇明经世文编》。
凡五百零四卷,又补遗四卷,此书选文以明治乱、存异同、详军事、重经济为原则。
内容十分丰富,包括政治、军事、赋役、财经、农田、水利、学校文化、典章制度等等,并根据当时接触到的许多现实问题,表达了编者的政治主张。
陈子龙等人编辑此书的动机和目的,是为了“上以备一代之典则,下以资后学之师法”。
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,扭转“俗儒是古而非今,撷华而舍实”,不务实际的坏风气。
它是一部“从历史实际出发,总结了明朝两百几十年统治经验,企图从中得出教训,用以改变当前现实、经世致用之书。
这部书的编辑出版,对当时的文风、学风是一个严重的挑战,对稍后黄宗羲、顾炎武等人讲求经世实用之学,也起了先行的作用”。
继后,陈子龙整理了徐光启的农学巨著《农政全书》。
编辑《皇明经世文编》和整理《农政全书》,是陈子龙一生中在经世实用方面两项最主要的贡献。
此后,陈子龙曾一度欲绝仕宦,在家广其宅,示无志四方。
然而,面对着明末农民大起义的燎原之势和清军的步步进逼,为挽救明朝国运,最终还是放弃个人打算。
于
第720章 六部尚书[1/3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